如何开启我们的教练式领导之旅?
如果再选一次,你还会做管理吗?作为管理者,又苦又累有时还很迷茫。大家知道要辅导员工,那什么样的辅导才有用?为什么你带团队的时候,总是面临挑战?

一起来回顾7月8日-9日,格诚商智高管7班《教练技术与员工辅导》的课程内容,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课程导师:娄萌,他是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香港光华管理学院EMBA课程研修班主讲老师、香港人力资源认证中心特邀讲师、实战型人力资源专家。

在此我只能用两个板块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课程内容:管理认知塑造、激发员工特质潜能。
01
管理认知塑造
管理认知是管理的底层逻辑。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组织的能力是由员工思维能力、员工能力以及员工治理方式构成的,员工个体的自驱力是组织驱动力的最小单元。
怎么解构自驱力呢?自我动力+超我动力。
“自我动力”是个体为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机会满足纯“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而“超我动力”是个体为满足社会(有时表现为组织、企业等)利益、社会需要而产生的动力。
每个人的行为都是“自我动力”和“超我动力”共同影响的结果,“自我”与“超我”的有机结合,构成了我们的主要动力体系。
所以,员工行为管理的实质就是“想办法将两大动力维持在较高的水平并使之共同指向组织目标”。
02
激发员工特质潜能
在对员工潜能与特质挖掘激发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信念。
1、每个人都想成长,都想做得更好。
2、每个人都有获取成功和快乐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关键在于发现和运用。
3、每个人都会做出当下他们认为最好的决定,改变他人决定的关键在于增加可选择的空间并帮之理性的进行择优比较。

4、相信每一个行为背后,都至少有一个积极的意图,意图本身没有错,只是行为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5、相信改变是必须发生的,是不可避免的。
作为具备教练式思维的管理者,需要培养分析辨识个人特质的能力,员工的个人特质是受到众多因素影响的,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
先天因素包括,与生俱来的性格基因、天分潜能、身体结构,这一部分是教练无法改变,但是需要学会辨识的。
后天因素包括,成长过程所积累的价值观、心态、习惯、文化知识及素质能力,这一部分教练难以协助调整,但需学会分析。
在一个团队中,往往存在着四种不同成熟度的员工。

1,新手级员工
常用的技术是,
建立信任:以帮助对方成功的姿态提出要求,
共识行动:清晰沟通,确保行动的一致性。
2,充满激情的新手
激励分享想法,掌握个人天分特质。
不要太快给予指示,更多的是启动其思考。
给予更多尝试机会,加速学习。
行动过程引导自掘问题,自寻答案。
要求提炼总结并持续修炼。
3,老牛型员工
建立信任:不贴标签,不预设立场,表达尊重;感同身受,尽最大努力争取信任。
开放探询:以中立的开放式提问,引导其自述内心的障碍、需求及个人想法和期望。
4,优秀资深型员工
高度信任:以高度信任和尊重,满足自尊;充分授权,给予更多发挥潜力的机会。
开放探询:以开放提问,提出有挑战性的问题;不轻易提供意见,开放性地由对方自主决策。
帮助他达成自我实现的需求。
03
你无法教人任何东西,你只能帮助
别人发现一些东西
优秀的管理者不仅是领导,更像是球队教练与导师;如何辅导员工更快更好的达成目标,并在过程中成长;如何激励员工快速成长;特别是作为一个基层管理者,一定要学会如何把自身的工作经验分享给员工,并从纷繁复杂的具体工作中脱离出来,让自己所在的部门有大的投入产出率。
最后,在此将ICF(international coach federation)国际教练联合会的slogan与大家共享——Empowering the World through Coaching,通过教练技术向世界赋能。
同学们,一起共勉加油。
